我的收藏 訪問記錄 短消息
「媽媽手」並非媽媽專利 蔡昌學復健科談媽媽手筋膜治療選擇
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
jinplenty3515
2019-5-31 14:12
# 1
媽媽手的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而「媽媽手」的簡稱,源自於許多家庭主婦因手部過度操勞或不當使用,造成大拇指靠近手腕處肌腱發炎。蔡昌學復建科專業團隊說明,媽媽手並不只會發生在媽媽身上,常需要運用手指的族群也有可能罹患媽媽手,像是長期使用滑鼠、端盤子、點鈔等過度使用拇指的動作,都是容易導致出現媽媽手的症狀。

造成媽媽手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大拇指外側的兩條肌腱過度使用,因此,當媽媽手的症狀出現時,應該即時停止手部動作,讓手做適當的休息,避免進一步的傷害。蔡昌學復健科專業團隊表示,大部分媽媽手的治療方式以熱療、電療或超音波治療為主,熱療主要是靠熱敷達到減緩疼痛的效果,電療及超音波治療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達到消腫及修復的作用。

當媽媽手發作時屬於急性期,手稍微移動就有明顯痛感,且大拇指活動受限,有發熱、腫脹等反應,但是某些患者雖然感到疼痛難耐,卻又無法抽出時間,定期到診所做復健療程。蔡昌學復建科專業團隊建議,像這類的患者可以選擇施打喜樂雷射做治療,喜樂雷射除了能緩解疼痛,也能促進發炎因子排出,相較於傳統療程,喜樂雷射治療次數較少,透過1、2次的治療,便能有效緩解急性期的媽媽手困擾。


若是媽媽手沒有即時處理,雖然腫脹及熱感會逐漸退去,但手部活動時,仍能趕到疼痛,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手部無力的情況,而這時也可以選擇施打震波治療縮短治療時間,讓深層肌肉獲得較快速的恢復效果。蔡昌學復建科專業團隊補充說明,喜樂雷射與震波治療均能加速組織修復,讓患者減輕不適,兩種療程經過醫師評估後,也能互相搭配、讓效果加乘,降低媽媽手再次復發的機率。
引用

DIZSCUZ 5.5手機版
如有任何建議請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s © 2002-11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96276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