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數碼 - 數碼器材綜合討論 » Canon PowerShot G16 評測


2013-10-18 14:58 sinta
Canon PowerShot G16 評測

不知不覺,Canon PowerShot G 系列來到 G16 這一代,外形功能都承繼著 G 系列一貫作風,轉盤按鍵超多配合大光圈大感光元件,搭配最新的 DIGIC 6 影像處理器,達到 12.2 fps 高速連拍,能同時處理大量數據,因此對於星軌拍攝情境模式這些需要同時處理大批照片的功能也有提供。另外,隨著 Wi-Fi (及 NFC)廣泛融入相機的趨勢,G16 終於加入 Wi-Fi 分享功能(小編期望 G 系列的後繼機能設 Wi-Fi 操控功能啊!)。就讓我們看看 G16 與前代機有甚麼差別吧。

[b]重點規格[/b]
1.7 吋 1,210 萬像素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
28mm 廣角 5 倍光學變焦
f/1.8 - f/8 光圈
3 吋 92.2 萬點 PureColor II G 螢幕
DIGIC 6 數位影像處理器
HS SYSTEM 技術
每秒 12.2 張高速連拍
內置光學影像穩定器(IS)、智能影像穩定系統(Intelliget IS)、混合型影像穩定技術(Hybrid IS)
內置 Wi-Fi 分享功能
1cm 微距拍攝
1,920 x 1,080 / 60p 影片錄製
尺寸為 108.8 x 75.9 x 40.3mm,含電池及記憶卡約 356 克

[attach]708067[/attach]

在網上看到 G16 的機身照片時,小編心想:除了型號改了之外,外形上與前代有分別嗎?他們機身上的實際分別確實很小,只是較前代寬 2cm 多。當我們在機身正面觀看的話,若對方握著手把,遮蓋 G16 這字款就無法肯定是哪個型號了。比較機頂的話,我們可以看到 G16 的手把較前代大一點,快門鍵較前代稍大,手感因此較佳,內置閃燈矮一點。最明顯的分別莫過於機背的 Wi-Fi 字樣,這賣點放有機背右上角,讓人一目了然。機背還有幾個按鍵位置掉換了,例如把傳輸到印表機的按鍵放到影片錄製鍵下方,螢幕旁的右下方變為對焦點切換鍵及 Wi-Fi 啟動鍵等。

由於 G16 僅僅較前代闊了點,手把又較厚,重量與前代非常接近,整體的手感也較前代好些。機身的多個轉盤的鬆緊度亦有多調整,前方的轉盤細小,同時也較難轉動;機頂的兩個轉盤都較前代容易轉動,使用者反而容易因誤轉改變原來設定的曝光值。快門鍵雖然大了點,但實際使用上沒多大分別,其他功能鍵的改變例如在設定場景模式或創意濾鏡時,ISO 鍵更充當了設定類別的按鍵,配合相同介面及螢幕的清晰指示,使我們在使用習慣上也沒多大分別,機身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前代小改版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Canon PowerShot G16 評測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